我国是最早使用钱币的国家,有着近四千年的钱币史,留下了大量精美的古钱币,收藏古钱币也有上千年历史了,随着近年网络的发达,各种微信,微拍,直播,小视频等等,更是有大量新人加入。但是古钱币有很多行话,大多数新手都不清楚,如:内廓、外廓、传形、地章、穿囗等等!
今天专门写了这篇文章,希望对于古钱币的新手有帮助。
面:指的钱币的正面,一般指带字的那面。
背:指钱币的反面,背面沒有纹饰称为光背,有纪年:纪铸局等。
穿:穿口,指钱体的方孔和圆孔,根据穿口的大小,有“广穿”狭穿”。
内廓:穿口的边缘突起的部分。
外廓:钱体周边外缘突起的部分,也称边廓,外轮,或:细缘:阔缘。
旋读:一般钱文是“上”下”“右”左”读法,如乾隆通宝,而旋读为“上”“右”下”左”读法,也称环读。
传形:也成反文,就是正常钱文反者读的。
合面:就是两面都是钱面的钱币,误用两件面范铸造的。
合背:就是两面都是钱背的钱币,误用两件背范铸造的。
隐起文:指钱文高低起伏不平,或隐或现。
悬针篆:钱文篆书的一种,其笔画纤细如悬针而名,如王莽的货币钱币。
九叠篆:钱文篆书的一种,笔画叠曲九折,多见于印章之上,钱币只见有著名的名品,九叠篆皇宋通宝。
瘦金体:宋徽宗独创的一种书体,大观通宝,崇宁通宝。
大样:一般指同种钱币而规格较大者。
出谱钱:指以往钱谱中没有著录的钱币。
对钱:指两枚钱文相同而书体不同的钱币,形制、版别完全一致,或隶书或篆书,相称配对。
罗汉钱:指清代康熙通宝中的一种,铜色金黄,据说是熔金罗汉铸之,民间俗称“罗汉钱”区别之处为熙字少旁也一坚。
母钱:从唐代开始的翻砂铸钱中,用来制作钱模的钱币。
铁母:指制作铸造铁钱钱模的铜质母钱。
雕母:工匠雕刻成的母钱。
样钱:分为“进呈样钱”和“部颁样钱”两种。进呈样指送给帝王审查的钱样,有木、牙、铜质数种,部颁样钱是有关机构颁发给各地铸钱局铸钱的钱币铸样。
传世品:指古钱世代流传而来,并没有埋入土中。
生坑品:古钱币出土的锈色为生坑。
熟坑品:指出土时间较久,尚带土绣老生坑,称为熟坑。